新闻资讯
news center昨日下午,在短短的4个多小时里,十位两岸金融顶级专家学者就厦门建设两岸金融中心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精彩的观点让现场的观众大饱耳福。
记者注意到,在出席本次中国经济50人论坛·海峡两岸金融峰会的演讲嘉宾中,有来自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的官员,像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他们对大陆金融体系非常熟悉,能够从整个经济和金融的角度来看待厦门两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同时他们长期在金融系统中工作,比如,张育军就先后参与了深圳、上海和北京金融中心的建设,对金融中心建设更有体会和思路。
同时,这些金融专家中也有不少来自台湾,比如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刘忆如、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执行长吴中书和台湾金融研训院院长郑贞茂。由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台湾金融业水平领先大陆,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不可避免要学习借鉴台湾的经验。在昨日的论坛上,这些台湾专家对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表达要积极与厦门两岸金融中心携手拓展亚洲市场的愿望。
当然,包括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和国际研究讲席教授洪永淼和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等知名经济学家更是从金融中心具体操作层面提出了很多建议。他们认为,厦门建设两岸金融中心不仅要打造财富管理、中小企业和航运金融等特色,更是要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主动作为,抓住机遇,提升金融中心的影响力。
其实,正如吴晓灵所说的,本次峰会汇集两岸专家学者在民族复兴大业的时刻举办这次论坛,体现了两岸同胞共同发展的愿望。而在连接两岸的厦门举办这样的会议,更是体现了厦门的区位优势。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厦门可大力发展柜台市场
【人物名片】
吴晓灵: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会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精彩语录
大陆不愁钱,愁的是融资的人才和渠道。
在厦门的台商也会有融资需求,如果是在厦门发展离岸的人民币业务,应该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昨日的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在当前银行等间接金融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应该着力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比如在厦门发展建立柜台交易市场,让更多企业可以在此融资。同时,厦门还应该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业务,为大陆台商提供更多金融服务。
吴晓灵认为,在未来的中国金融改革的发展当中,很重要的方向就是要减少间接金融,加大直接金融的比重。她觉得目前大陆的银行等间接金融业务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而是应该多发展债券、股市等直接金融业务。
她建议说,厦门要想发展金融,就要有所侧重,就是应该聚焦在资本市场方面。在资本市场中,她认为更要注重发展“场外市场”,“而不是光盯着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所谓场外市场,一种是询价交易市场,还有一种就是以券商为主体的“柜台市场”。在她看来,有了柜台市场,就可以让广大中小企业拥有融资渠道,在上市之前多次融资。吴晓灵说,证监会多次提过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地方政府其实还是能够有所作为。在她看来,首先地方的券商机构一定要储备人才,一旦要发展场外市场,现在券商的营业部是不够用的。其次,地方政府要整合地方证券市场的交易品种。
如今,台湾很多的中小企业到大陆来,却苦于大陆的金融机构不了解,不能得到融资。同时,台湾又有这么多的人民币无法“回流”大陆。对此,吴晓灵认为,离岸的人民币贷款和离岸的人民币债券是有市场的。她设想说,现在在厦门的台商也会有融资需求,如果是在厦门发展离岸的人民币业务,应该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记者 宗满意 吕洋 郑晓东)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推动厦门科技企业改制上市
【人物名片】
张育军: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曾任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总经理。
精彩语录
建设两岸金融中心要鼓励支持优质企业科技企业做优做强。
厦门高科技企业发展环境得天独厚,拥有众多上市资源,可以努力实现资本与科技结合。
厦门推动科技企业上市改制可以借鉴台湾经验,形成资本与科技对接的有益尝试。
“厦门是海西的金融重镇。”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这样评价厦门在金融方面的影响力。在昨日的论坛上,他透露说,证监会下一步还将继续支持台资机构申请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到大陆投资。同时,他还建议厦门推动资本与科技的紧密对接,通过资本市场来推动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实现经济转型。
张育军介绍说,目前,两岸证券期货领域开发交流快速发展,四五家台资机构获得qfii资格,投资额度总计18亿美元。接下来,证监会就是要降低门槛,简化审批流程,进一步支持台资申请qfii资格,扩大投资规模,鼓励大陆投资台湾资本市场产品,推动两岸证券期货资格互认。同时,证监会还鼓励两岸金融机构展开合作,为大陆居民提供投融资和财富管理业务,吸取台湾财富管理经验,满足两岸人民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
对于厦门发展金融业,张育军说,厦门是海西金融重镇,拥有28家上市公司,51家证券营业部,25家期货营业部。可以说,厦门发展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的条件得天独厚。早在2009年,国务院下发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的若干意见,今年福建省又出台了支持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发展的25条意见,赋予厦门很多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对此,张育军说,中国证监会都将全力支持这些政策落实。
张育军认为,建设两岸金融中心要鼓励支持优质企业科技企业做优做强。厦门高科技企业发展环境得天独厚,拥有众多上市资源,可以努力实现资本与科技结合。而且厦门在推动科技企业上市改制可以借鉴台湾有益经验,可以形成资本与科技对接的有益尝试,推动经济转型。
同时,他觉得厦门应该推动规范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发行债券等融资工具。(记者 宗满意 吕洋 姚凡)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人民币国际化对厦门是机遇
【人物名片】
曹远征:
现任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在国家体改委工作,先后主持过多家大型国企在海内外重组上市工作。
精彩语录
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国际化,厦门可以借鉴香港和上海的经验,与台湾合作走出一条特别的“路径”。
对于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但是他与厦门却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初期,他就来过厦门。上世纪90年代,他还帮助厦门起草实行自由港的一些政策方案。如今再次来到厦门,他最大的感受就是“30年改革开放,厦门的变化超预期”。
在昨日的论坛上,他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对于厦门与台湾都有着很重要的机遇,厦门可以考虑推动人民币“走出去”,而台湾则考虑建立人民币“回流通道”。
对于厦门正在大力推进的两岸金融中心建设,曹远征认为,厦门起点好、起步早,借着海西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东风”,机遇难求。
他举例说,在两岸通汇、货币结算等方面,厦门都可以做一些探索和试验,同时还要关注台湾有什么样的需求,实现双方互补合作。
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国际化,香港和上海分别成为人民币走出去的重要通道,同时台湾在人民币业务方面也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对此,曹远征建议说,厦门可以借鉴香港和上海的经验,与台湾合作走出一条特别的“路径”。
由于两岸贸易日益增长,大陆对台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如果台湾市场的人民币不能“回流”大陆,就还是得使用第三方货币。但是如此大规模的贸易量,第三方货币一旦出问题,受损的必定是台湾。
因此,他认为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必须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好机遇,研究如何推动人民币“走出去”跨境使用,同时台湾则要通过离岸市场建立“回流”通道,形成厦台人民币有进有出的良性循环。 (记者 宗满意 姚凡)
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刘忆如:两岸金融合作关注消费理念
【人物名片】
刘忆如:
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曾任台湾财政部门一把手,专长领域为国际贸易与金融、财务管理、产业经济及总体经济。
精彩语录
未来十年的有钱人和主力消费者一定在亚洲,亚洲消费将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轴。
亚洲人喜欢什么,这些“什么”就是我们今后要研发的东西。
昨日,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刘忆如的演讲主题是“两岸金融合作之关键布局”。她提出两岸金融合作一定要关注亚洲人的消费理念,亚洲人喜欢消费什么,将会是未来热门的产业。因为新兴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将带动亚洲中产阶层崛起,新兴国家正从“世界工厂”的角色转变成“世界市场”,这期间蕴藏着庞大的商机。
“先行先试就要行一些别人没有行的东西,试一些别人没有试的东西,才有意义。”刘忆如说,试什么产品,以什么为经济主轴,是金融业必须去研究和关注的。
“未来十年的有钱人和主力消费者一定在亚洲,”刘忆如认为,亚洲人不再只是储蓄,亚洲消费将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轴。“亚洲中产阶级现在是5亿,在10年后要变成17亿,会占全世界中产阶级54%。”她以这组数据说明亚洲市场蕴藏的庞大商机。
刘忆如认为,亚洲人喜欢什么,这些“什么”就是我们今后要研发的东西。她提醒金融业要关注保险、老龄消费、环保、基础设施和文创五大投资领域。“台湾和大陆可以非常密切合作的方向,是中华文化创意产业,因为这是我们共同拥有的东西。”刘忆如如此认为。
文创产业,就是文化 创意 产业,三者缺一不可。“文化可以欣赏,但是不会创造价值。空有文化不能被理解没有用,要经过创意把文化展示出来。”她以李安导演的《少年派》运用很多科技和文化元素为例,说明创意使文化产生价值。她指出,文创要形成产业,需要金融的支持。“没有钱再好的创意都做不出来。”她认为,目前两岸的金融产业还没有真正重视到文化产业可以带来的效益。(记者 蓝碧霞 姚凡)
【观点看好】
厦门两岸金融中心
●中国并购公会会长、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秘书长、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早就看好厦门建设两岸金融中心,厦门的条件非常好,有着很大的优势。厦门对台交流合作历史悠久,这些年两岸交流合作还是有些空落,就是缺乏扎实的商业做基础,金融合作是非常好的切入点。当然厦门在两岸金融中心当中需要更多考虑金融。但是,我们注意到当前金融发展正在从传统的重资产的金融向新金融过渡。新金融则更多关注vc\pe、创投、并购等产业发展。厦门风景优美、条件优越,应该把积聚金融人才和服务拉进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提高
两岸金融资源效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许善达:两岸商品贸易的合作这么多年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在两岸的经济合作里面,金融合作的水平和程度相比商品贸易的合作水平程度还要差一个档次,就造成双方在这个领域的成本比较高。我们谈到两岸金融合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合作方案要提高我们两岸拥有的金融资源效率,然后,两岸通过这种合作来分享金融资源配置的高效率、高收益、低成本。而且,我相信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高了以后,也将更进一步提高商品贸易的整合,并且提供其他的积极作用。
推进
人民币跨境业务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wto中心)执行长吴中书:台湾的金融发展阶段是介于中国大陆和欧美之间,而且跟大陆拥有较近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所以产业的结构也很接近,假如彼此双方可以很好互动,对大陆的金融发展一定会有很大帮助。针对台湾金融业今后在大陆的发展,我希望台湾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件能够更加宽松。其次,希望能有更多在大陆的参股机会,进一步提升经营的效率和管理的功能。并且,积极发挥两岸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同时,推进两岸金融专业证照的相互承认,加速两岸金融人才的培养。
借鉴
伦敦金融城经验
●康奈尔大学ernests.liu经济学和国际研究讲席教授洪永淼:参照世界上主要的金融中心,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完善的交通设施以及金融基础设施;实施鼓励性优惠金融税收政策;法规制度保障最小限制的资金自由流动;拥有众多数量的国际化金融机构以及大量国际化金融专业人才。而目前海西经济与金融业的特点是金融机构少,高端从业人员比较少等。厦门完全可以借鉴伦敦金融城管理经验,成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金融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建设两岸金融中心。
2012年12月09日08:00厦门日报 第2版 日报记者:宗满意 吕洋 姚凡